昨日凌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调集14个地级市的烟草稽查人员420名,并联合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出动80余辆车,于4时左右对潮州市饶平县黄岗镇等地展开突击检查。本报是参与此次行动的唯一一家平面媒体。
南方日报记者现场了解到,根据线人举报,稽查队伍共查处制假窝点4个,其中3个假烟商标印刷窝点、1个大型烟丝生产加工厂。现场共查获印刷机6台、香烟商标纸34万张、切割机1台、印刷板118块、脱梗机5台、烟叶切刀4台、锅炉1个、烟叶压机2台、烟丝烘烤配料设备1套,烟叶476包、烟梗2200袋。据稽查人员初步估计,现场查获物品总值超过1000万元。
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投入人力来看,这是我省近3年来最大规模的烟草打假行动之一。这次行动虽然捣毁窝点数量不多,但效果较为明显,将对烟草制假分子形成严厉的打击和震慑。
■第一现场
一进村就被盯梢频频扑空
昨日凌晨3点半左右,记者随稽查车队从汕头澄海出发,半小时后抵达潮州市饶平县。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稽查队对目标点展开突击检查。
在某村内的公路两旁错落分布着不少简易平房,据举报,这其中就有很多香烟制假窝点。但当稽查人员一一进去检查时,却发现屋中只剩下印刷机器,而其他非法物件却找不到。“他们已经把商标转移了。”稽查人员告诉记者。
事实上,稽查车队一进村就已被“盯上”,开始只是一辆摩托车尾随着车队,慢慢地尾追上的摩托车越来越多。“他们早盯上我们了,已经提前通风报信了。”
由于印刷机器是通用机器,而不能作为涉嫌制假烟的证据。“必须要找到商标才行”,稽查人员有些无奈。
省烟草稽查总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经过长期的严厉打击,广东烟草制假“重灾区”———粤东地区现在已有所收敛,但制假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制假人员警惕性也更高了。“以前经常人赃俱获,现在是一有风吹草动,东西就被转移了!”
乡村仓库惊现国外名牌烟
虽然刚开始没有什么斩获,但稽查人员仍未气馁,马上重整旗鼓,并改变策略,兵分几路,扩大稽查范围。
很快,就有了收获。5点左右,在黄冈镇霞东村的一家不到100平方米的仓库里,记者随稽查组发现两套印刷机和堆积如山的香烟条盒包装纸和小盒成品纸,而平板机便是用来冲剪香烟条盒包装纸的。此外,还有利群、万宝路等品牌的条盒印刷模板共23块。
在已印制好的包装纸里有好几个品牌,其中以“L&M”品牌最多,据稽查人员现场清理,该牌子的包装纸共有28000多张,即可以用来包装相同数量条数的假烟。“这是菲莫国际下的香烟品牌,还没有在中国上市。”对此,很多稽查人员都没法认出来。
度假村藏大型烟丝加工厂
上午10时左右,就在记者准备撤退之时,突然接到另一队稽查人员电话,被告知“在附近发现了一个大型烟丝加工厂”。
记者随稽查人员发现,该加工厂坐落于饶平县钱东镇的一个名为“绿岛山庄”的度假村内,若不是四根显眼的红电线的指引,稽查人员很难发现这个窝点。“一般是要使用较大型的加工机器才会用到三相四线的。”
根据举报人的线索,稽查人员“顺线摸瓜”很快便找到了这个点。在现场,记者发现,该加工厂为竹子所搭建起来的一个棚,足有5000平方米那么大。现场堆放着大量的烟叶包,周围还散落了一些烟叶,较为狼藉。
稽查人员告诉记者,该点已经提前获知消息,转移了部分比较贵重的材料和设备。他们在进来的路上还碰到了刚刚慌忙跑出去的工人。
据稽查人员统计,现场共发现锅炉1个、烟叶压机2台等烟丝加工设备。而据他们估计,该加工厂可以日生产四五十吨烟丝。稽查人员还在附近发现该厂工人宿舍,按铺位算居住人数至少在150人以上。“这么大的加工厂还不算多见”。
■制假“变招”
从“一条龙”到“专业化”
“过去制假窝点往往是‘一条龙’,从烟丝加工到成品生产,基本都是一家搞定。”有着多年打假经验的稽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很容易被逮个正着,经常是人赃俱获。”
但随着我省多年来一直坚持从严的打击力度,现在制假分子开始逐步“转型”———往专业化分工方向发展。该负责人说,广东境内很难见到假烟的成品生产了,已基本转移到其他省份,主要是福建。而临近福建的粤东地区主要承接了链条中的原辅材料生产和加工,“饶平是以印刷出了名的,很多非法印刷点专门就是印假烟商标。”
“因为印刷机是通用机器,单独查到的话是没法追究责任的。只有同时发现商标,才能认定是制假行为。”稽查人员坦言制假查处难度增大。
■记者观察
一场打假N次“猫捉老鼠”
“都十年了,烟草打假为何还打不净?”这是在这次行动中,很多稽查人员所发出的喟叹。
制假未尽,而“防打”水平则迅猛提高。事实上,省烟草部门近期已多次接到举报,并且多次计划行动,记者最近一个月内曾几次接到出发通知。哪知制假分子防范性很高,烟草稽查部门不得不多次临时调整时间。而本次竟是凌晨3时多出动,更是少见。
据稽查和公安人员介绍,在粤东制假活动较为猖獗的地区,只要出现“粤A”牌号的车,就马上有人上来跟踪。这次行动,稽查车队不得不全部将车牌遮住。“我现在进入粤东,都不能用自己的身份证去住店。”一位长期以来参与烟草打假的公安人员告诉记者。
“猫捉老鼠”烟草打假十余年,虽有明显好转,但为何痼疾仍难除?
“这有区位问题的因素”,一位粤东地区的稽查人员对记者表示,饶平等地容易受到制假风气影响,这是该地区多年来顽疾难除的原因之一。
值得重视的是,烟草打假中,光靠稽查部门突击检查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特别是镇级政府要切实重视,在加大查处和惩治力度的同时,要积极拓展村民致富途径,这方是杜绝制假的根本所在。
省烟草稽查总队负责人也表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切实加强查处和治理。”但他也承认,“要根治还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