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驰名商标网讯)让通信巨头索尼爱立信郁闷纠结的是,从今以后“索爱”不再是指索尼爱立信了,而是指另外一家中国企业“广州索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法院最近已经对此做出了明确判决。
这对索尼爱立信来说,损失是巨大的,因为公众和媒体都已经习惯将其简称为“索爱”,要让消费者周知“此索爱”非“彼索爱”,需要一个漫长过程,而且还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当然,对“索爱”来说,“傍名牌”带来的借力效应,是不言而喻的:“索爱”这个牌子,可以为其省下大批品牌投放费用,而且以后索尼爱立信的很多广告,都有可能是在为“索爱”做了。
我们都知道,索尼爱立信是做通信终端的,是音乐手机的开创者。“索爱”出道之初,是做MP3、MP4和电话机为主,但从2010年8月开始,索爱正式推出了i时尚音乐手机。这标志着李逵与“李鬼”开始激烈的正面交锋——虽然音乐手机已经成为索尼爱立信的过去式,但是音乐功能仍然是索尼爱立信手机的一大亮点。“索爱”推音乐手机足以透出其精明过人之处。
当然,从索尼爱立信那儿夺得“索爱”商标,并不意味着坐上了通往大品牌的“高铁”。“索爱”能否成为大品牌,最后还得看建立在产品质量和技术积累基础之上的企业综合实力。
如果技不如人,产品质量不过关,即使拿下“索爱”商标,可以混水摸鱼,打开市场局面,也只能是短暂的,甚至可能伤及自身——随着“索爱”用户越来越多,消费者辨识真假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如果缺乏“硬功夫”,仅靠一身“窃来”的华丽外衣,是难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