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伞业维权之举对业界启发很大。
2011年8月9日,对于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来说,绝对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梅花伞业总算夺回了该公司旗下知名品牌“SUSINO”在美国的商标权。这一天,距离“SUSINO”在美国的商标被抢注,已经有近4年的时间。
据透露,其实在众多“企业商标在国际上遭抢注”的案例中,梅花遭遇的这起并不是最棘手的案件,为何花近4年的时间才胜诉?
“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却也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教训。吃一堑长一智,自此,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将构建起更加坚固的防御体系。”梅花伞业法务部经理黄小源坚定地说道。
困惑:
恶意抢注轻易获准注册?
事情源于2007年12月19日,那天,梅花伞业一名助其开拓美国市场的中间人,以自己的名义抢注了梅花旗下的知名品牌“SUSINO”在美国的商标。随后,该中间人联系梅花伞业,并扬言梅花要赎回该商标,需支付“100万美金”的高额费用。
“当时,商标在海外遭抢注的情况,梅花还鲜少碰到,所以就委托了福建一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对该恶意注册,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异议申请,并全权委托该机构处理此案件。未料,却因为‘所托非人’,为我们漫长的维权之路埋下了隐患。”黄小源表示。
黄小源介绍,当时梅花委托的那家代理机构,非常有信心地表示,商标遭抢注并不是很棘手的案件,梅花所掌握的证据已足够,这个案件就包在他们身上,一定能胜诉。“美国市场是梅花很重视的国际市场之一,公司领导非常关注,其间几次询问,代理机构都是信心满满的姿态,梅花高层便逐渐放松了警惕。没想到,等了两年多,等来的却是一纸‘异议失败’的通知。”
2010年6月,梅花从委托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处获知异议已经失败,美国专利商标局做出了有利于抢注方的裁定,梅花丧失在美国对SUSINO商标的专用权。
同年7月该中间人拿到了SUSINO商标使用权的证书,再度联系梅花伞业,询问其是否要赎回商标?“我们再度拒绝合作以及支付巨额费用赎回商标,该中间人变本加厉,将证书复印件传给梅花在美国的经销商和客户,严重损害了梅花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和声誉,并在美国海关进行了备案,企图阻止梅花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黄小源表示。
这个结果,让梅花在美国市场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也让梅花极为困惑,为何恶意抢注能如此之快获准注册,为何异议就这样轻易输掉了?
真相:代理律师模仿笔迹撤回代理权
梅花没有就此放弃,因为一旦放弃,就意味着梅花要么向恶意抢注妥协,要么可能失去潜力巨大的美国市场。
危急时刻,梅花联系上了北京一家专业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在该公司的协助下,一个令梅花震惊的真相浮出了水面:原来,梅花之前委托的福建代理机构将案件又委托给了美国的代理律师,而该名美国律师在2010年6月,未经梅花同意的情况下,模仿梅花董事长王安邦的签名,擅自向美国提出撤回代理权,并以梅花的名义留下错误的邮箱地址。由于美国的法律制度是在有代理的情况下官方不与当事人接触,故美国专利商标局相信了代理人的诉求并核准了这一申请。这也意味着从那时起梅花要自行处理异议案件中的所有问题,自行答辩、自行质证。抢注方正是看到了这一不利于梅花的情况,频繁发出质证意见,要求交换证据,并要求梅花限期答复。由于所有的质询要求全部发送到了错误的邮件地址中,在通过邮寄方式发送文件时,抢注人又写错了邮政编码,故所有的文件梅花全部没有收到。
“然而,在梅花被福建代理人告知耐心等待的时候,抢注人已经基于梅花的沉默,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了简易裁决。因为代理的问题,梅花丧失了所有的质证机会。”黄小源道出了梅花当时之所以会输掉异议、并丢掉商标的真正原因。
尽管顶着发往美国的货柜全部都要延迟发货、经销商和客户层层质疑的巨大压力,但当北京的代理机构告知梅花还有救济途径时,梅花决定冒险也要争取最后的机会,于是,更为复杂、更为漫长的维权征程又开始了。
转折:
抢注人主动和解
在梅花的授意下,北京的代理机构委托了美国戴维斯律师事务所处理此案件。2010年9月26日,戴维斯代表梅花向美国专利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救济申请,同时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撤回简易裁决,撤销抢注人的有效注册,将商标回复到权利待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