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之祖渠江薄片遭遇“李鬼” 不排除法律维权

时间:2011-09-06 09:25 华声在线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上面的盒子为真品,下为假冒品

湖南名望黑茶经过多年开发的 “渠江薄片”虽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保护,但长沙市场仍出现了假冒“渠江薄片”。

兴盛于唐宋的渠江薄片,在历史变迁中制作工艺几乎消失殆尽。湖南名望黑茶经过多年考古和挖掘,使得这一濒临消失的古老工艺得以传承,并开发出了“渠江薄片”,被誉为黑茶之祖。

长沙市场惊现两个“黑茶之祖”

“这两盒‘渠江薄片’黑茶,你能辨别出谁是真假?”面对两盒包装一样的黑茶,湖南名望黑茶创始人袁浩有点气愤。

在茶桌上,摆放着两个长条蓝色盒子。打开盒子后,里面都并排放着四个蓝色小圆筒。圆筒内,装着用宣纸包着的钱币形黑茶,而钱币黑茶正反两面,都分别印着字体一模一样“黑茶之祖”、“渠江薄片”字样。确实让人难分真假。然而,这两盒黑茶,一个是正宗的湖南名望黑茶,另一个却是益阳高马溪茶业有限公司生产。

袁浩介绍说,今年5月份以来,他们连续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市场上有不同包装的名望黑茶“渠江薄片”。后来,他们公司员工在进行市场调查时,在长沙河西枫林宾馆发现了益阳高马溪生产的黑茶,和自己公司经过注册保护的“渠江薄片”一模一样。

他们买回这种假冒“渠江薄片”泡喝后,感觉茶味苦涩茶色浑浊,不是精细选用的毛尖原料,没有采用古老工艺加工出来的独特黑茶味道,“这明显是砸我们的牌子啊。”

“渠江薄片”享有知识产权保护

渠江流域一带有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得安化黑茶具有不可替代性,被称为中国黑茶之乡。

袁浩介绍,湖南渠江薄片黑茶,源于秦、兴于唐、盛于宋,享誉历史千年之久,一直作为贡茶,被视为是黑茶中最古老最尊贵的茶品,有黑茶之祖的美誉。至明朝供武年间,因皇室改为芽茶上贡,而停止生产,由此渠江薄片的传统工艺几乎消失殆尽。

为此,名望黑茶联合湖南省炉观茶叶科学研究所的专家,经过重新发掘和培育,查典籍、翻家谱、访黑茶民间艺人,最终梳理出渠江薄片的制作工艺脉络,让这一濒临消失的古老工艺得以传承,并开发出了“渠江薄片”。

 


名望黑茶专利证书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黑茶之祖的专家开发成果,名望黑茶还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包装和造型申请了专利证书,专利证号为:ZL200930095899。其中获得专利证的“名望黑茶”每条中有4盒“渠江薄片”,每盒中有9枚独立包装的“渠江薄片”,每枚薄片形似古铜钱形状。每盒“渠江薄片”都印有“黑茶之祖”,每枚薄片正反面都清晰地压制有“黑茶之祖”、“渠江薄片”楷体字。

然而,这种古朴而充满历史文化意蕴的包装设计,却遭遇到了“李鬼”东施效颦。

不排除用法律维护名望的权益

望着茶桌上的假冒名望黑茶,袁浩显得有点无可奈可。

他说,目前他正委托律师进行调查取证,准备将这个“黑李鬼”诉诸法律。但是作为一个茶人,他深深感觉到黑茶发展的不易和一个企业的艰难,湖南尤其是安化作为中国黑茶之乡,湖南的黑茶要重振昔日辉煌,必须要靠所有湘茶人来共同努力。

他考虑到如果走法律途径的话,将会使这个益阳黑茶企业遭遇打击,甚至破产。为此,他决定希望在取得证据的基础上,与该企业进行交涉,要求其停止继续侵权,还名望黑茶一个清白即可。同时也希望该企业正规经营,共同来发展黑茶,把黑茶产业做大做强。

“当然如果对方一意孤行的话,我会利用法律维护名望的权益。”袁浩表示。

相关链接:假冒伪劣黑茶六大黑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