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作者:世界工厂模式到末路(2)

时间:2011-09-14 16:13 跨国商务资讯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在这种环境下,目前进入产业高端的技术壁垒和产业壁垒越来越高,新兴国家进入行业高端的可能性最近几年在继续降低。而且,即使达到一个国际的技术标准,也不意味着你的产品就能够被接受、被顺利地实行市场化,更谈不上成为一个行业标准。或者说,发达国家的强势跨国企业通过对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控制,使得很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能围着它的体系、围着它制定的行业标准运作。即使达到或者接近它的技术水准,做出类似的产品,最终实现市场化进行推广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很多人都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我们的技术水准、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标准了,那么我们生产出的东西,就能够正常地被别人接受了,而实际上,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能够通过其强势地位把你排除在外。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控制手段上,就是在发达国家内部,一些大公司对研发性企业或者新兴企业,也常使用这种手段,以维护其垄断地位。

比方说在日本,有一家公司做出用氢气驱动的全氢气动力的发动机,而且也经过了日本交通部门的审核,也就是说已经达到标准了。但是,由于目前主要的汽车制造企业已经把主要的精力和资源放在了电和油的双动力引擎方面的生产上,所以他们就想方设法把这种新型的技术排除在市场之外。

并且,很多海外的大企业会通过并购买收的方式,把一些有挑战性的或者对自身有威胁的企业买来。买来之后,不是马上把这些技术投入到生产当中去实现量产,而是锁到保险箱里。对于发展中国家也是一样,已经掌握主动权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可以通过对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一些有竞争意义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品牌和民族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要么纳入其自身的体系,要么始终排除。同时,这些大企业也不断加速更新,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始终只能在中低端为自己打工或是制作配套产品,并且通过技术和市场的手段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始终在低端的这个范围当中生存。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虽然“阴谋论”这个词有点太敏感,或者是太意识形态化,但是其反映的现象,我认为还是值得去关注和思考的。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