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如何进入策划界,杨晓春向我们介绍说,他离开内蒙古商报后,一直没有和刘海铭老师断了联系,后由于刘海铭逐渐转型成为策划人,并自2006年以来,由于其独到的策划模式和卓越的实战业绩,连续荣膺中国第五代策划人领军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项目孵化专家、中国十大行业策划专家、中国十大企业策划专家、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策划专家等荣誉,杨晓春决定向刘海铭老师“取经”。因为在报社曾经接触过,所以再次拜访刘海铭老师时感觉很亲切,通过向刘海铭老师请教,杨晓春有了从自己最初定位的媒体策划人向复合型传播策划人过渡的热情和冲动。最后通过与刘老师充分沟通,并通过刘老师引荐与国内多名策划大师接触和沟通,针对杨晓春的特长,几位负责任的、爱才惜才的老师共同为其“量身定做”了研究和发展方向。期间,杨晓春接触到了中国十大杰出策划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理事、中国电影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总策划、中国诗酒文化协会策划顾问韩颐和先生等多名资深策划大师,并一一拜师学艺。
提出新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的今天和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很多策划界的大师都还在应用一些老套的、过时的操作模式去运作项目和品牌,仍在一味的鼓动企业在电视上、报纸上投入巨额资金播发一些夸大其词的广告,还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现时代信息传导手段的多样化、传播势场的集约化、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大品牌的强势合围之力,因为这一系列变化已经使得中小企业无法靠单纯的某一项传播求得快速和全面发展。社会一定意义上进入了媒体泛滥时代,即泛媒介时代,信息扰民的时代,复合型传播时代。一个企业或品牌,要想快速塑造形象,输出有价值信息,只有首先成为焦点才能成为可能;而要想成为焦点,一定要懂得去孵化适合自己品牌运营体系的聚合势场,并进行专向和定向传播。
杨晓春向我们如此介绍什么是泛媒介时代、信息扰民时代以及复合型传播时代?他说:“泛媒介时代,是指一个建立在诸多媒体相互影响并高度融合基础之上的多样化的传播时代。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为主的多种媒体共存,并各自进行信息的传播。在泛媒介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成为媒介,成为广告的载体,传播信息的传播渠道。而这样的可能,也正在逐一实现着。”
信息扰民时代指的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LED、手机报、彩信、飞信、微博、微信,为主的多种传播载体在24小时不间断的向我们散发出这样或那样的信息,这一切信息的散发使得大众群体出现了超负荷接收。”
复合型传播时代指的是图片、视频、语音、文字等多种手段为一体的传播手段。复合传播时代进行品牌塑造仅靠一个媒体,一种手段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平台,一种方法,一个传播策略,是不可能解决我们品牌和传播中所有问题。这个时代,任何一家独立媒体的自我推广,其本质上只能是王婆卖瓜。正是基于这种现状,基于这个全新时代,我反复实践并提出了‘聚合势场’传播策划理论!”
何谓聚合势场?因聚而合,为合而聚。聚合,首先要有聚合之理由、聚合之可能、聚合之必要、聚合之平台、聚合之目的、聚合之价值、聚合之后效应。聚合势场就是要因聚而生势,因合而得势。要学会借势,造势,运势,营造某种势场,并能够巧妙地利用泛媒介时代和复合型传播时代的一些特征,放大某种影响力,去转变某种观念和思维模式,让大众群体感觉到来势很大,势头很猛,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智。”
我记得刘海铭老师这样启发和要求过我: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策划人。策划人要比普通的管理者,营销专家,行业领袖,学者等在运用智慧和分析诊断方面更高一筹,否则,帮企业,团体,城市或个人策划就是一句空话。策划人虽然不可能成为每个行业的专家,但综合素质,人格,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和实际经验必须是一流的,独特的,令人信服的。成功的策划不但可以反映一定的规律,还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是的,策划人其实就是整个策划过程的统帅。策划人必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国际经济大循环脚步的不断加快,逐步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和步伐。大胸襟、大视野、大气魄、大格局、大智慧才会出大策划,目前在中国的策划业界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很多人把广告当成策划之本,例如作CI的,声称可以搞立体策划,包括管理策划,营销策划,区域策划等等。实际上,企业的全方位策划是一个极具科学性的系统工程,是集诊断,调研,思考,创意,点子,设计,决策和实施于一体的一连串智慧和效果监察反馈的叠加。借此机会,我要深深地对启迪和帮助过我的十多位恩师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