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经济低迷期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如何经营?

时间:2010-03-22 21:40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缺乏核心技术、对品牌的概念存在误解、资金短缺与研发需求形成恶性循环、人才流失严重已成为中小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推出具体举措,将不仅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经营,更能为经济低迷期我国中小企业实现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经济低迷期对广大中小企业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但如果在这时期善用知识产权这一工具,将能使企业的价值链保持持续竞争的优势。
 
    知识产权经营是以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综合在一起进行商业运营的经营模式,是一种以品牌文化为底蕴,以新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经营创意为后盾,建立技术专利、技术标准、材料标准,用出售、转让、租赁、授权等方式实行盈利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中小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经营存在诸多问题
 
    中小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经营存在很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种表现。
 
    一是缺乏核心技术,使得企业无法升级。知识经济兴起后,创新技术成为发展进步的源泉,为保护创新者的权益,核心技术受到专利、版权和商业秘密等保护。如果一个企业自己没有核心技术,其主要产品只能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只能依靠低成本和廉价来取得一定优势,无法在产业链中提升地位。
 
    二是对品牌的概念存在误解。许多中小企业认为打造品牌就是以制造更多的产品取胜,或是认为品牌建设就是通过花钱打广告、概念炒作和外部市场运作,在短时间内让品牌提高知名度,却没有注重产品的本身,这样的品牌消费者并不认可。
 
    三是资金短缺与研发需求形成恶性循环。在收紧的货币政策指导下,上市公司、企业团体、重点项目才会成为银行优先放贷的对象,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往往成为被排挤的对象——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抵质押担保物并不充分,难以满足银行传统授信的要求。没有充裕的流动资金,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完成研发项目。
 
    四是人才流失严重。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如果报酬待遇或个人的发展机会不像预期的那样好,他们很容易就从企业流出。由于这些人不仅有特长,而且还有管理经验,他们从企业流出,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机密,还带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损失。
 
    应进一步加强经营知识产权能力
 
    当前企业价值的取得,已向主要依靠对无形资产特别是对知识产权的利用方面转移。中小企业要更多地学会依靠和运用知识产权。
 
    一是积极推行产品(技术)创新。通过服务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价值增加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才是无限的。
 
    具体来说,首先要关注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的研发。研发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一个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实力所限,论资金、技术、实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都无法相比,因此必须十分强调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要结合自身特点来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企业力所能及的领域与范围内进行突破创新。
 
    其次是组成“联发”模式。“联发”模式包括了在企业间寻求帮助,供应商、渠道等都能成为重要的创新灵感来源。通过技术联盟可以整合资源,一方面降低了获取知识产权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获得新的知识产权的可能性,还可以使单个或少量技术无法完成的专利技术产业化变为现实。联盟内可以共同使用合作开发的技术,而不需要到市场上购买自己需要的技术,进而使参加联盟的企业都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地位。
 
    再次是逢低收购优质资产。在经济低迷时期进行逢低收购,这是一个主动的选择。收购优质资产主要是针对目标公司的专利、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在购买优质的资产后进行充分整合,实现资源互补,壮大企业自身的规模和资产实力。
 
    最后还需要善用失效专利。许多失效专利虽然过了保护期或因故提前终止,但是其技术含量依然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利用失效的专利不需要支付专利使用费,企业可在此基础上继续研发出适合企业的产品(技术)。既可以为企业节省开支,还可以缩短研究开发时间。
 
    二是循序渐进地建设品牌。品牌不只是体现在商品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和牌号等直接标识上,还需要依靠先进技术的支撑、优良品质的保障、诚信经营的依托、先进文化的铺垫。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小企业除了对产品进行概念、定位、诉求方面的包装外,更要结合产品本身的特质和功效,明确产品自身的集中服务对象,在当前众多同质化产品堆里,如果自身不能找出或发现优势,就会找不到运作方向最终被埋没掉。
 
    三是以知识产权进行投资。企业对于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版权、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等除了自己利用并获取收益外,还可将其进行作价入股和许可使用等投资,以充分实现“研发—保护—投资—获利—再投入研发”的良性循环。
 
    四是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贷款。2009年,银监会提出允许中小企业以知识产权做质押,但这种新型融资形式在现实中运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涉及知识产权的评估,且知识产权的流动性不及不动产,商业银行很难及时获得受偿,所以要真正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还需要“多方配合”:一是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除了要完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管理,与银行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外,还要制定风险补偿机制,及有关部门提供一定财政资金,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以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覆盖能力;二是商业银行要合理设计知识产权质押信贷品种、简化该类贷款流程、利用相关中介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还可以与所在地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签订授信额度;三是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律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不可或缺,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托管,在接受了企业的委托后,代办其所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业务,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四是企业本身在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时,要提供确实有较大商业价值的知识产权资产进行质押,同时,要注意选择行业认可度较高的评估中介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并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
 
    五是租赁研发人才。人才租赁通过人才服务机构租借人才的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种“即时需要即时租用” 的弹性用人机制,企业可以根据项目需要来租赁适合的技术人才,以降低人力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还可以网罗各地人才为己所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但要注意在租赁过程中出现机密被泄露的情况,因此要与人才服务机构、派遣人员分别签订人才租赁协议、人才派遣合同,以规范三方在租赁期间的权利和义务,
 
    总的来说,经由此次经济危机的震荡,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经营的重要性。企业必须采取适合自身的知识产权策略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在下一次周期循环来临时,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唐 珺   《科学时报》2010-1-6 B2 科技 园区)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