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研究部署今年主要工作时指出,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切实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年初召开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快速增长,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同时,为全面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十项措施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着力提高信贷政策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贷款投放,做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金融配套服务。支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灾后重建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下半年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央行动态调整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节奏,使信贷增长向均衡、可持续方向发展。
截至去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29.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1至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21万亿元,同比多增5.06万亿元。货币信贷高速增长,为在短期内扭转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实现回升,为全年GDP超过8%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货币信贷支持,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显著,金融运行保持平稳。
但是,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经济企稳向好并不等于经济根本好转,经济根本好转也还不等于我们的经济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但毕竟危机还没有过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很多。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金融领域风险并未完全消除,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疲软,实体经济回升面临较多困难,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面临艰难抉择。另一方面,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仍然面临较大制约,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矛盾更加凸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就业压力持续加大;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加大。
因此,此次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也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保持宏观调控的正确方向、一定的力度和合理的节奏。这对于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非常必要。实际上,政府在对待经济复苏和经济持久发展这个问题上持十分审慎的态度。我们现在还面临许多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外需持续减弱趋势还难以转变,这对我们的影响肯定是较大的;从内部环境看,虽然经济开始好转,但是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运行,许多还是靠政策的支持,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过早退出,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使形势发生逆转。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当然,我们也必须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来调整政策和方针。也就是说,就在执行过程中,还会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地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分析指出,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就是要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有保有压,使信贷资金真正用到实体经济中去,加强对"三农"、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的信贷支持,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完善消费信贷政策,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引导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在建、续建项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贷款投放。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合理安排全年贷款投放的重点和节奏,减缓贷款季末、月末冲时点及月度间波动的程度。同时,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货币政策实施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稳定价格水平,有效管理通胀预期;既要促进近期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又要使结构优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为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银行资产安全提供可靠保证。"郭田勇说:"当然,这些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目前,市场流动性相当充裕,去年开工项目后续贷款和今年新开工项目的信贷需求旺盛,商业银行信贷扩张意愿较强,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压力也在增大。因此必须在保持合理信贷需求的同时,时刻警惕和预防货币信贷快速增长推升通货膨胀预期。因而说,宏观调控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我们相信,中国的宏观调控历经风雨不断成长,富于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对促进今年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