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瑞星奇虎360口水仗再起

时间:2010-03-22 22:01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瑞星360.jpg

  此前,瑞星等多家传统杀毒软件厂商曾表示,由于软件安全产品投入巨大,每年投入的研发服务费用高达数亿,免费模式根本无法支撑这种投入。

  对此,奇虎高层齐向东却认为,杀毒早已是互联网的基础服务之一,应该免费向使用者提供。在形成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后,只要提供一点增值服务,即可实现盈利。

  如果那时有它,“熊猫烧香”等网络恶性病毒或许就不会如此肆虐。

  它就是“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彼时,开发这个软件的公司正陷入一桩持续了5年之久的冤案中,公司从领导到员工,入狱的入狱,通缉的通缉,其他的则被迫远匿他乡。

  起先是包括瑞星在内的两家杀毒软件企业的同业竞争,之后由于瑞星贿赂官员,并炮制假案,中国电脑杀毒业的最大丑闻弥漫江湖。

  2月4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原处长于兵,也就是“首例故意传播网络病毒案”的始作俑者,因徇私枉法、涉嫌贪污受贿1400余万元,被北京市一中院公审。至此,这桩让国内杀毒软件业全输的官司终于开始水落石出。

  同业公司“相煎太急”

  于兵公堂之上受审,背后是中关村(000931)的两家杀毒软件公司旷日持久的“血刃”,一家是北京瑞星科技公司,另一家名叫东方微点信息技术公司。

  前者一直自称拥有8000万正版个人用户,在国内的电脑杀毒界可谓家喻户晓,而东方微点虽然不算知名,但其老板却是人称“中国杀毒软件第一人”的刘旭。

  说是兄弟相煎,是因为当事双方,开始都是瑞星的高管。在2003年以前,刘旭曾经是瑞星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2003年3月5日他从瑞星离职,并于2005年1月成立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任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旭的副手、东方微点副总经理田亚葵,则在2004年3月以前,任瑞星副总裁兼海外销售部总经理。

  这一对难兄弟,从离开瑞星的那天起,噩运就开始了,尤其是田亚葵,甚至招来牢狱之灾。

  “我们的副总田亚葵无辜蒙冤,我们的新产品丧失了最好的上市时机,都是因为对手的无耻暗算。”2月2日,刘旭告诉记者,自己当初离开瑞星成立东方微点,并且带领科研人员研制出一套新型反病毒产品——“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与其他杀毒软件完全不同,这套技术即使没有获得新的病毒样本,也能防杀各类电脑病毒,新产品可能导致市场大洗牌,瑞星开始急了。

  2005年7月,正当东方微点公司为新品筹备上市时,公司遭到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的调查,理由是“反病毒公司资质调查”。两天后,来检查的人由第一次的4人增加至9人,审查理由也变成“网络安全例行检查”。

  在接下来连续5次的各种“检查”中,包括刘旭在内的公司管理和研发人员,被频频传唤。当年7月21日,办案人员将扣押的计算机竟送到了瑞星公司,而东方微点公司的核心技术,基本上都装在这些机器内。

  让刘旭庆幸的是,被扣计算机中的核心技术数据,事前都被加密处理,这增加了微点主动防御软件源程序等信息被窃取的难度。

  在传唤和检查期间,时任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处长的于兵,放风给刘旭“指明”两条出路:一是把公司卖给像瑞星这样有实力、有背景的公司;二是离开北京,搬回原籍福建。

  刘旭并不买账,更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就接踵而至了。

  事隔一个月后的8月30日,田亚葵被刑事拘留,理由是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此案被北京市公安局以“北京破获全国首例故意传播网络病毒案件”告知公众,业内外一时轰动。

  官员受贿炮制假案

  说起4年前的遭遇,刘旭多次向记者用了“迫害”一词。

  据其介绍,2005年8月,于兵指使时任网监处副处长的张鹏云和齐坤,到北京思麦特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和北京健桥证券公司,调查电脑被病毒感染及造成损失的情况。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