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日本核电背后暗藏着怎样的"玄机"?(2)

时间:2011-03-28 09:20 中国知识产权报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日本核电

“就目前来看,被全世界99%的核反应堆所采用的、商业运营最成熟的是第二代核电技术,其发生堆芯融化的可能性只有10-5/堆年,所以如果说存在安全隐患,那就是反应堆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郭秋菊如是说。

而对于这些放射性物质的处理,郭秋菊介绍,一般是通过4层或5层屏障把它们紧紧地包裹在容器里。“第一层屏障是用镐金属壳做成的燃料棒,如果燃料棒融化了,外边还有第二层压力壳。压力壳是由15厘米至20厘米的不锈钢制成的,就像是水壶的内胆一样,紧紧地包裹着燃料棒。而在这个钢桶般的压力壳外面,还有最后一道屏障——安全壳。安全壳是钢筋水泥浇筑的一个容器型建筑,大概有1米宽,中间是5至6毫米的钢板,非常坚固,即使是飞机撞上去,也不会有太大损坏。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核能发电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技术上,其安全性能都在日趋完善。“从1954年第一个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在前苏联诞生至今,按照发展过程,核电技术可以分为一代、二代、三代,甚至是四代,随着升级换代,安全性也逐渐增强。”郭秋菊表示。

新一代核技术AP1000:

尚未大规模投入使用

据了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批量建成的核电站采用的一般都是二代核电技术;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美国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美国西屋电气)AP1000为主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核电的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

“AP1000的安全控制系统发生了根本改变,在核电安全方面比日本福岛的第二代核技术又向前迈了一大步。”郭秋菊向记者介绍,AP1000实现了“非能动”的安全控制系统,也就是说在紧急状况发生时,它可以不依赖于交流电源或外界电源来带动冷却水循环散热,而是完全自主性的控制其安全程序。与此同时,它把堆芯融化的可能性由10-5/堆年变成了10-7/堆年。但目前AP1000还处于设计阶段,没有大规模投入应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西屋电气已针对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在全球展开了周密的专利布局,在我国也不例外。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以“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申请(专利权)人、以“美国”作为申请(专利权)人地址进行检索发现:截至日前,美国西屋电气在中国已公开的核电领域的专利申请共有47件,而且全部为发明专利申请。例如,名为“数字电站保护系统”的专利申请涉及“一种与核电站的数字电站保护系统配合使用的在需要时激活紧急反应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从‘核反应堆燃料组件的碎片过滤下管座’、‘建立核反应堆堆芯燃料组件装填模式的方法’、‘未受辐照的核燃料元件运输系统’等专利申请的摘要来看,美国西屋电气的专利申请涉及了核电站的各个环节。”郭秋菊分析说。

据了解,目前,日本核事故后,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严格审查已运营或在建核电站的安全性。郭秋菊表示,日本核事故会促使有核电的国家更加注重核电技术的研发、重视核电技术的安全性。而对于如何应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将是今后全球核电安全面临的又一课题。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