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谁说既定的模式一定是对的,李树忠索性就给优亮眼镜一个截然不同的定位——不做流水客,做会员,做口碑营销。
在2002年,这个想法也太超前了。
李树忠终于沉下心来,对整个太原眼镜市场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摸底考察。
通过走访太原市各大眼镜店和与同行眼科专家的交流,长时间的观察,使李树忠总结出了当时太原的眼镜市场有几个固有的特点,如下图:
眼镜是一个古老的陈旧的、经营理念发展缓慢的行业,单店作坊式经营模式有很多的弊端,在李树忠异常敏感的商业头脑中,开始思变:要做品牌,要做连锁加盟。
李树忠开始强化服务意识,在太原,是他第一家提出六项免费服务的眼镜店,也是第一家通过正规化公司运营的眼镜店。
优亮眼镜执行董事、运营总监张丽红
洗局太原市场
接下来的几年,按照李树忠的“设计”,优亮眼镜做到了几个当时没人想做,也没有人能够敢做的创新:
第一个创新是避开商业圈,开设大量社区店。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租金成本,另一方面,方便了顾客,而且通过优质的服务和情感营销大大提升优亮的口碑效应。
“很多都认为把店铺开在住宅区,开在非商业圈是错误的,因为眼镜店不是菜市场,不是服装店,必须要有稳定而又充沛的客流才能保证它的进店率和购买率,可是我认为,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
根据李树忠的看法,眼镜店今后承担的不仅仅是卖产品的角色,更多承担的教育、指导、服务的角色,甚至承担了部分医疗的角色,而且眼镜不是一次型产品,很多人忽视了后续服务,这才是消费者忠诚度培养的最佳时期。
优亮正是在售前、售中、售后三个环节持续深耕,把消费者牢牢地“堵”在家门口,通过口碑传播,使加盟店能够持续盈利。
优亮在业界最早提出了六项免费服务,验光检查、清洗眼镜、调整镜架、更换螺丝、更换鼻托、隐形眼镜保养等等,通过“让小利”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
第二个创新是打破眼镜行业立等可取的惯例,坚持技术验光(非电脑验光),统一加工,统一送货,统一培训,实现加盟店的“零库存”、“零设备”,使加盟商的投资费用比同行降低50%,经营费用降低45%。
“立等可取的看法是错误的,至于那些打着‘电脑十分钟验光’旗号更是糊弄人的,真正有效果的验光必须要30-40分钟,而且是人工加电脑,因为这中间涉及到很多无法忽略的技术参数,消费者不懂,以为越快越好。”张丽红告诉记者。
优亮和其他手工作坊眼镜店最大的不同就是实行镜片的统一加工和统一配送,这样大大降低了加盟商的库存成本和设备人员成本,这是优亮社区店比同行眼镜店投资要少一半的秘诀。
而后,通过层层质检把关,优亮能够实现出货达标率99.9%,最后呈现在消费者手里的,不仅仅是一副眼镜,还有镜片原产地包装袋——上面详细记录了镜片的品牌、参数和产地;一张验光诊疗卡,上面详细记录了验光中一系列的参数。
“不能实现立等可取,是否就不方便顾客了呢?”记者问道。
李树忠认为,立等可取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做法,优亮通过专业操作能够使消费的消费体验得到提升,再者,优亮社区店就开在社区内,也很方便消费者来取眼镜,甚至我们会针对某些行动不便的顾客进行上门送货服务。
除了这两大创新,当时优亮还做了到现在很多企业都没有做到的服务——
每个配镜顾客都必须进行电话回访,每个顾客都要登记在册;
每个加盟商(店长)每周必须来总部接受两次业务培训,风雨无阻整整坚持了5年(现在改成每周一次)。
2006年,凭借在社区店的深耕,优亮在整个山西有了40多家加盟店,并且采用了一整套公司化运作,对加盟店进行系统技能培训,物流配送、加工制作、财务管理,短短五年,优亮就做到了山西地区NO.1的位置。
南下的“闷棍”
“中国的企业都想做大,而忽视自身的整体实体和素质,我们也不例外。”
2007年,经过5年多精耕细作,优亮在山西加盟店的数量已有60家左右,对加盟商的管理、培训、支持力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李树忠开始把眼光瞄到了山西之外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