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中国品牌成长路上的五大阻碍

时间:2010-03-22 19:44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品牌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只有我们的政府,社会团体、媒体以及广大消费者,都关心品牌企业,形成合力,中国名牌才能够健康成长。但目前中国品牌成长路上却存在着五大阻碍。 障碍1:扭曲的崇洋消费情结 塑造民族品牌,需要企业的自强奋进,也需要同胞的认可和追捧(哪怕是暂时委屈地),否则,民族品牌就永远孤掌难鸣。这点,我们也许能从韩国人身上得到借鉴,他们近乎偏执地酷爱自己的产品,以买国货为荣。在韩国的大街上,极少看到外国的车。在亚洲经济危机期间,韩国民众甚至自捐钱物,让企业渡过难关。 你要拥有品牌、创造品牌,首先你要相信品牌。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也面临世界级品牌屈指可数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日本政府经常举办一些设计大赛和其他活动,来培养国民的审美意识,提高消费者在品牌方面的知识和需求。这种做法从另外一个侧面促使企业家更加迫切地去提升自己的品牌,品牌的创造和需求相互影响,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出现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这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障碍2:不规范法则下的魔道竞争 一个民族品牌成长起来很不易。然而,成名之日,也是众矢攻击之始。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和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大品牌面对的往往是一个无序、不公平甚至是充满阴谋的市场竞争环境。 品牌企业潜心于正面战场,但是形形色色的竞争对手随时可能在背后突施冷箭。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有时中箭之后还不知道箭从何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法规惩戒与道德约束,一个成本不高,但手段卑劣的暗算,就可能让经年累月、千辛万苦打造起来的品牌中途折戟、一蹶不振。真可谓千里江堤毁于蚁穴,十年基业毁于一旦。 障碍3:“打假”成“假打”的霸道逻辑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造假企业都是当地的利税大户或支柱产业。一般而言,当地有关部门对此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加倍地呵护。只要这种假打、乱打、创收打、保护打的情况不清除,不知有多少健康的品牌也会被这个霸道的拦路虎残忍地吞噬。 障碍4:小事件颠覆大品牌的舆论冒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尺高台起于垒土,一个民族品牌的创建不仅是企业和企业家的事,更是耗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应深知责任重大,珍惜企业人之不易,珍惜社会资源之宝贵,珍惜品牌成长之艰辛,笔下三思,理性地负起媒体应有的社会公责。 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以职业责任进行舆论批评是非常应该的。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在消费者认知不理性的情况下,舆论批评常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一个具体产品和具体事件进行批评时,如果没有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个案与全局的关系,往往会影响到广大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认识,在打击了假冒伪劣时也常会使整个行业陷入困境。 障碍5:知识产权遭遇品牌腐蚀剂 首先是对品牌企业的商标进行冒牌、仿制以及其他不同程度地侵权,这就像腐蚀剂一样,让好不容易做起来的品牌遍体鳞伤。其次是对企业技术机密的侵犯。技术人员或高层人员跳槽,往往也同时使企业技术或其它知识产权受到严重侵害。最后,还得注意一种对无形的知识产权的侵害。几年以前某著名企业销售副总率众集体跳槽,使企业市场营销一度陷于瘫痪。他们虽没有带走有形的技术机密,但该企业的营销渠道、营销战略等资源无不是企业在经营运行中的经验结晶。这种靠不上技术、靠不上著作的软物质也是企业的资产,但我们的知识产权法规不可能天衣无缝,而关于职业经理人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却还远待深闺。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