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维护群众权益 青海食品安监工作成效显著

时间:2010-03-22 19:58 中国交通广播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全省工商系统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以及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食品安全专项部署和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力度。为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省工商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市场整治工作,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鲍玉璋等省工商局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研,督察制度落实情况。   据了解,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在重点区域、对经营面积50平米以上的经营户实施了以建帐立卡挂牌、索证索票为主要手段的食品准入制度。其中,西宁市工商局在辖区62家大中型商场、超市、市场中进一步完善了重点商品准入制度,准入商品5大类2600余种;在52家商场、超市、市场张贴、悬挂散装食品质量信息公示牌226个,将食品供应商、加工地以及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逐一进行公示;在经营面积达100㎡以上的个体食品经营户中推行了索证索票制度;命名了6家“实施重点商品准入制度示范企业”;与全市43家食品经营企业签订了“落实商品准入制度、确保食品消费安全”承诺书,基本上形成了企业备案、工商检查的商品准入监管模式。   各地工商部门还加大了无照经营的清理力度,重点解决了乡镇集贸市场食品摊点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经营门店无照经营、证照不符、人照不符、一证多人、亮照经营率低等突出问题。去年至今,全省工商系统清理无照经营3687户,限期办照2102户,依法取缔327户,处罚536户,目前,西宁市、格尔木等重点地区无照经营率已控制在15%以内;与此同时,建立和完善工商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安全交叉检查制度、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以及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监督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特别是各级工商执法部门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监测,适时公布监测信息,一批不合格食品被及时消除出市场,去年至今共抽检饮料20种,月饼53种,抽检酱油、保健食品和豆制品样品120组,并及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抽检结果公开向社会进行了发布,对5种不合格饮料、2种不合格月饼在各大媒体上进行了曝光。还认真组织开展“全省千万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大赛”,积极参加了国家工商总局、中消协、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千万家庭食品安全知识大赛”,并进入前7名,荣获优秀奖。   去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集中力量先后九次开展了对包装食品、初级农产品、盐业市场、食品市场、边销茶市场、粮油市场为重点的整治活动,检查经营户92000户(次),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134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7个,查扣各类假冒伪劣食品、饮品等货值达200多万元,其中,西宁市工商局在城东区一举铲除4处制假窝点,案值达70余万元,是近年来工商部门查获的最大的制假大案。同时,查处了西宁某公司利用过期肉制品更换生产日期后再行销售的违法经营行为,现场查扣过期“鲜格里来”牌系列肉制品1519件,案值18余万元,查处非法点经营私盐案值40起,查获充当食盐的工业用盐、无碘盐1167.49吨,案件79万元;查获假冒边销茶1800块,没收商标侵权茶叶1670件,案值10万元;检查粮油经营户2156户,查获陈化粮279.6吨,不合格菜籽油1650公斤,有效净化了全省各地的食品市场,营造了较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的市场环境。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