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上海宣言》力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时间:2010-03-22 20:03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上海宣言》力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本报记者 陈欢 上海报道 3月31日上午,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以及国际刑警组织总部特殊犯罪处处长高克·戴维一起出现在上海西郊宾馆。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2006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论坛为期两天,旨在讨论并表决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国际合作的《上海宣言》。 近200名来自公安部门、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以及商界人士参加了会议,来自强生、路易威登、吉列、微软等跨国公司的品牌经理都是座上宾,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是本论坛主要面对的对象。 会场里到处都是英语寒暄声,最主要的话题都围绕着胡锦涛主席4月份即将访美以及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正在中国的访问。两天前,即3月29日,古铁雷斯带领的美国商务部代表团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了圆桌会议,知识产权的国际战略等问题被深入讨论。 主会场外的大厅绕墙放置着一圈宣传牌,上面是去年我国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典型案例。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的高峰局长选择用数据说明问题:在去年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山鹰”行动中,共立案3534起,涉案26亿元,挂牌督办130起重大案件。 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指出,目前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国际化、专业化和有组织化的新趋势。“具体比例很难说,但大的、有影响的案件很多都是国际犯罪。” 他还详细向记者介绍了知识产权跨境犯罪链的结构。“主要是两头在外的形式”。技术、资金甚至原材料都来自国外,中国只是制造加工地。例如,在公安部去年所查处的一起假药案中,不仅资金来自国外,甚至技术人员、原材料都来自国外;在深圳查获的一条双头DVD非法生产线则是2005年日本生产的。 “影响是双方面的,中国也是受害者。”郑少东强调。 另一方面,以往的经验表明,真正的犯罪人往往隐身幕后甚至境外,而现场抓获的多是受雇者,所以要开展国际合作,精确打击,并进行“控制下交付”。 高峰透露,现在知识产权国际犯罪从制造—运输—跨国贸易—资金支付等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犯罪链,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在其中充当了日益重要的角色,他们还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发布非法信息、遥控指挥。因此,公安部今年将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列为打击重点。 “我们现在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中国警方已经和国际上有关方面建立了沟通渠道,非常畅通,从个案来看是很成功的。”郑少东说。 此次论坛将推动这种成功的合作由个案走向稳定的体制。将在论坛上讨论并通过的《上海宣言》,旨在建立加强国际执法的交流和合作,建设政府和工商界的合作伙伴关系。“侵犯知识产权并非某一个国家的情形,这是全世界的挑战。”国际刑警组织的高克·戴维表示。 《上海宣言》提出六点倡议,包括准确认识知识产权犯罪国际性的特点;实行“全程打击”和“精确打击”;合作开展“控制下交付” 战略;加强权利人与执法机构的合作;教育公众,遏制对侵权商品的消费需求。 [责编:路路]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