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从三鹿到大白兔 国产品牌尽显目光短浅缺点

时间:2010-03-22 20:30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编者按:

    08年的初秋,注定是个不平凡的秋天,先有康师傅矿物质水事件、后有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收购,朱新礼的“做企业就是要当儿子养,当猪卖的理论”,引起四方议论,伤透了国人的心。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晴天霹雳般冒出了三鹿奶粉事件。事件一出,几乎所有国内奶业品牌全体阵亡,国内奶业品牌以几乎全体阵亡的代价证明了一个铁的事实,不论是洋品牌,还是土生土长的老品牌。踏踏实实做品质、本本分分做品牌才是真理。前日,奶业事件风波再起,大白兔奶糖也被查出了问题。接二连三的国产品牌的事故,禁不住问一句,国产品牌,你们怎么了?

    大白兔事件回顾:

    一提到“大白兔”这三个字,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这个奶糖行业的“泰斗级”品牌,这个诞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奶糖产品,在昨天上海光明食品集团一纸公告中被告知将暂停国内销售,国内的消费者也一片哗然:这个白色小兔子在国内三代消费者中都留下了难忘记忆,拥有强大的拥护者的品牌,却在一纸公告中黯然退出市场。

    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发出通知,表示光明食品集团下属冠生园公司生产的大白兔奶糖,虽然国内检测结果尚未出来,但也决定从26日起暂停国内销售。而且,相关公司已全面停止出口大白兔奶糖,海外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的部分奶糖也正抓紧实施下架、召回等措施。

    “大白兔”的前世今生

    60年代:富裕人家的“舶来品”

    “我们五十年代后期出生的人,是个连糖都是计划着买的年代,哪晓得什么大白兔奶糖嘛!都是一个长辈到上海出差回来,说有一种糖果很香,怎么好吃……让我们一直都处于憧憬状态,跟进口产品一样神秘。”目前在成都军区上班的一个工作人员一说到“大白兔”就说回到了物资短缺的年代,“在我参加工作后,有好多次都想去买那个糖,结果还是舍不得,毕竟那时候的工资很低,20多块钱,想到买糖就要买去1块多,还是很心疼。”那个年代,大白兔是一代人的梦想……

    70年代:过年才吃的奢侈品

    目前在成都做公务员的熊先生一说到大白兔则乐陶陶的,今年已经35岁的他,对大白兔一直都有很深的感情。在他几岁的时候,大白兔奶糖只有过年家里才会买,过年自己的包包里面能装上几颗大白兔,在小伙伴中是非常洋气的事情。“现在过年的时候,我都会专程去找西南食品城买一些,还是那种超大包装的!”

    80年代:奶糖是生活必需品

    而对于80年代的这一部分人来说,大白兔奶糖的消费是很明显的,不少年轻消费者都表示,从小吃大白兔到现在,虽然现在超市里面也有喔喔奶糖、阿尔卑斯等,大白兔的包装也换了好几拨,但大白兔这个品种从来没有离开过,过年还是会专程去买。

    国内销售上百亿元远销50个国家和地区

    大白兔奶糖,前身来源于1943年上海“爱皮西糖果厂”仿制当时英国的牛奶糖而生产的国产奶糖,最初包装使用的是红色米奇老鼠的图案,并名为“ABC米老鼠糖”,生产能力每天800公斤左右,大部分手工制作,价格比当时进口的奶糖要便宜很多,受到了消费者的喜欢。

    2004年,“大白兔”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

    2004年,“大白兔”糖果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1995年,“大白兔”糖果荣获全国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第一名

    1993年起,“大白兔”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95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产品

    可是就是这样个响当当的国产品牌,被查出三聚氰胺后,一夜之间,声名具下。给了所有的企业一记警钟,经受住考验的品牌一定是踏踏实实做品质的企业,这是所有品牌成功的第一要素。

    现在中国经济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高速增长。各大商场超市里面令郎满目的摆满各种各样的洋品牌的产品。中国有13亿人口,每年的消费量惊人。在国外品牌疯狂瓜分中国消费市场的时候。国产品牌缺在外来的挤压下,变的越来越来矮小……

   沦陷的民族品牌现状: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投入1.84亿元广告宣传费也成一纸空文。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而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苏泊尔: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国产品牌被收购后,多数的结局都是销声匿迹……,而国产品牌的危机更是令人心寒。

    民族品牌危机回顾:

    2004年,巨能钙在市场监测中查处含有双氧水成分,长期服用可致癌。消息传出后,在全国各地市场引发了一场地震。

    2005年6月,光明乳业生产基地被查出“早产奶”,生产的常温保鲜奶标注的生产日期提前。

    光明因“变质奶回收”事件,深陷信誉危机。

    2008年7月,康师傅矿物质水广告中声称的“选取的优质水源”竟是自来水灌装的。受累“水源”欺骗事件遭遇民族品牌诚信危机。

    2008年9月,甘肃、江苏等多个省市集中出现的婴儿结石事件,三鹿奶粉涉案其中,自检发现部分批次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声明全国召回700吨奶粉,全国引起轰动。

    是的,我们中国知名品牌太少,太稀缺了。树品牌难,维护品牌更难!

    品牌美誉度来自何处?来自点点滴滴的用心积累。

    自主品牌为何无法进入更高级别的市场,为何二三级市场上也节节失守?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自主品牌产品的品质成为了最大的软肋。所谓品质,是指产品综合的水平和质量水平,而不仅是某个环节的质量。品质传递给消费者的是,信赖感,质量感以信任感。

    许多消费者有感受,同样价格的外资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经常能发现自主品牌的产品工艺粗糙的情况。公道而论,合资企业产品在工艺水平确实要比自主品牌好。因此,品质不仅仅是因为价格原因,而是取决于多个因素——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产业工人的素质、工厂质量管理能力、和综合的经验等等。

    这一奶业事件后,越来越多的国产企业意识到了品质的重要性,也开始更加着力于品质的提升。尤其对于后来进入市场的企业,更是如此。

    无论新军,还是老兵,希望所有的国产品牌企业保持对品质的坚持,希望越来越多优质品质的企业越来越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言人。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