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醉”、“大丈夫喝酒当如是,刀刀入口不醉不归,人生莫此为快”、“喝小刀成大器”是河北三井酒业主打产品“小刀酒”广告用语。有消费者认为这些广告用语低俗、不科学,有意鼓动、引诱、倡导过度饮酒和无节制饮酒,并在当红演员张国强的演绎下向受众暗示其个人的成功归功于喝该酒,谴责该企业误导消费者的不良行径。记者经过实地调查发现,不但存在这些情况,而且属地工商部门有关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说法,更是让记者大为费解。
小刀酒广告用语折射三井酒业求利忘义之心
记者在京城多家超市商店调查时发现,大多酒类产品都标示有“过度饮酒有害健康”的警示语,而三井小刀酒非但没有进行标示,却在其瓶贴及瓶体上醒目的标注着上述极具鼓动性的广告诉求,其意不言自明。
丰台区一家超市负责酒水的销售员告诉记者,小刀酒在他们超市卖的并不火,但经常有消费者在该酒前驻足,大概是为该酒广告用语所吸引。部分接受采访的消费者认为,小刀酒这些的这些广告语用词极具煽动性,尽管自己并不喜欢饮酒,但看到这些广告语,确实有一醉方休的冲动。一位王姓消费者告诉记者:“俺以前喝过这个酒,就是这个三井小刀,这广告词整的很有诱惑力,你还别说,刚开始大家见了还都挺稀罕,不少人冲‘求醉’这俩字都能喝晕,不醉对不住自己,不醉不归,人生莫此为快------但这广告也坑人,喝醉了肯定有损身体健康,还可能做出些傻事来,还有明星代言的那个‘喝小刀成大器’,拍的跟真的似的,谁相信?喝酒还能成大器?天天求醉还不得喝成白痴,自暴自弃还差不多!”
5月中旬,工商执法人员对此欧尚超市北京四季青店销售的小刀酒进行了检查,此后,在售的小刀酒都撕去了“求醉”瓶贴,截止发稿时,仍保持这一状态。
6月2日,记者在106国道沿线的固安、霸州、文安、任丘、河间、献县等地进行了调查采访,结果发现这些城市的商店和超市中都能看到小刀酒的身影,且无一例外的都有上述广告用语的存在。记者在文安县一家路边店里,看到老板与相熟的同行正在讨论小刀酒,记者上前询问时,该店老板告诉记者,三井小刀酒以前他进了不少,卖的也不错,不过由于该酒上面标注的“求醉”等广告字样,不少年轻人来了都冲着这两个字喝的酩酊大醉,喝醉还闹事,让他不胜其烦,后来进的是一种东北小刀,前来就餐者喝酒也都理性了很多,不过生意还好,这让他放心了很多,这不,同行正来打听东北小刀的进价。
在献县淮镇,记者走进一家烟酒门市,发现并没有小刀酒出售。老板告诉记者,在他们这里,小刀酒现在卖的并不好,鲜有人购买,取而代之的是河北三井献王酒业生产的一款同质酒。老板说:“这两种酒质量都一样,都是三井产的,献王的酒还是从泊头拉到献县灌装的,因为这个更便宜,我们这儿人基本上很少喝小刀了,小刀酒也就是广告做的好。”
在三井酒业所在地------泊头市,记者在大小超市看到各种规格的小刀酒,瓶贴及瓶体文字内容并无不同,有超市导购员告诉记者,这种小刀自她见到以来,就是以这种形态销售,并没有发现过任何部门来检查过小刀酒的广告。
经过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大部分消费者认为这是一种见利忘义的行为,做为企业不应该宣传倡导不健康 不科学的饮酒与生活方式,是没有社会良心和责任感的体现,是企业缺乏最基本的为消费者身心健康负责的行为。有的认为这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噱头,自己只会一笑了之,不会当真;有的则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给自己找到一个一醉方休的理由。尽管反映不一,但一致表示“求醉”广告确实有鼓动、引诱自己过度饮酒的作用。
很难否定小刀酒“求醉”广告的成功,甚至可以说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一部分酒类消费群体,成为饮酒的追求。酒本无罪,但“求醉”理念的潜移默化,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对社会都是一种潜在的伤害。“醉(罪)在酒中,悔(毁)在杯中。”或许是对这部分消费者最好的忠告。
属地工商部门视若无睹,地方保护抑或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