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不是同一公司,之后各忙各的,很少有机会见面。方锡雨看上去有些木讷,但很懂得浪漫,不断地制造见面机会。
半年之后,李艳惠辞去公司职务,全心全意过来支持,这让方锡雨感动不已,因为当时李所在公司是厦门最大的药企,老板实力非常雄厚。
婚礼还债:兑现3年前承诺
紧临中州药膏柜台,是一家销售增高鞋垫的厂家,生意一直非常火爆。
“明年你打算赚多少?”增高鞋垫老板有些不屑。
“2001年赚20万吧?”方锡雨壮起胆回答,明显底气不足。
“哼哼…”老板冷笑两声,犹如锥子狠狠地戳在方锡雨心上,揪心的疼痛,至今刻骨铭心。
方锡雨敏感察觉到笑声里面有内容,开始虚心地向对方请教,深入了解经营模式,后来才知道人家2001年已经赚了100万。
两声冷笑刺痛了方锡雨,不能再局限于“酒好不怕巷子深”,必须把自己的眼光提高。这个老板,后来成他的朋友和贵人。
2001年,方锡雨借鉴多渠道宣传方式,开始在厦门电台做节目,让顾客讲述使用心得。那一年,方锡雨净赚30万,比计划的20万,多了50%,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终于可以衣锦还乡。
那年春节,方锡雨带着20万现金,和女友李艳惠来到海口二姐家,塞给二姐手里7万元。拿到这笔钱,二姐非常惊讶,感动得哭了,她从没想过要弟弟回报自己,亲情,不是钱能替代的。
告别了姐姐,踏上去武汉的火车,回去不仅要风风光光地举办婚礼,还要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儿——还债。方锡雨窘迫离开家乡时,给乡亲们写下了欠条,他要偿还这笔债务,洗去“传销骗子”的骂名。
婚礼前一天,门前排起长队讨债,方锡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用实际行动告诉乡亲们,自己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大丈夫。
品一口茶,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投向窗外犹如仙境般云雾缭绕的山脊,好像若有所思,时间追溯到18年前……
天佑吉运厦门店长孙凯军接受《商界》记者采访
天佑吉运:从香港到大陆
一转眼,在商场打拼了18个年头。
41岁的方锡雨,不仅把生意做到了东南亚地区,还鼓励员工创业,成就了60多个百万富翁。谈到创业经历,那份激情依然浓烈,他心目中的商业王国一定是能造福更多的人,传递一种文化和信念,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承担得起社会责任。
1998年海口旅游车上偶遇 “仙姑”点化,就像一粒播撒在心田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这段际遇或许在指引什么?直到2009年5月,方锡雨到香港考察,看到一个服装品牌叫“天佑吉运”。
“天佑吉运”创始人原是金山寺出家僧人,法号“净修”。日本侵华战争1931年爆发,为躲避日寇压迫,于1937年逃难到香港。
一天晚上,净修梦见一个仙姑送了很多法器和衣服,让他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可以逢凶化吉、时来运转、平安好运,希望他能弘扬慈愿、祈福众生。
国难当头的年代,僧人很难化缘,净修无奈选择了还俗,他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大陆,于是起名“陆净修”。
1939年,陆净修先生在香港太平山脚下的荷李活道开了一家名叫“天佑吉运”的裁缝店。为了继续完成菩萨的慈悲心愿,陆净修把成衣拿到观音庙开光祈福后再卖给街坊,很快在华人社区中获得广泛赞誉。
由于以济民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一直制约了天佑吉运品牌的发展。1996年陆净修年迈,为了更好将天佑吉运品牌传承下去造福世人,便交由香港瑛煌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运营。
“看完天佑吉运的历史渊源,突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一瞬间豁然开朗,冥冥之中指引着我的那种力量在那一刻接通了,当年海口遇见的仙姑真是来点化我的?”方锡雨说。
2009年,方锡雨将天佑吉运品牌带入大陆,在福建投资建厂,把总部和品牌事业中心设在了厦门。
方锡雨:再造300百万富翁
2011年7月26日上午,《商界》记者参观了位于厦门市中心的天佑吉运加盟店。
“天佑吉运开光转运服饰,保佑你时来运转,鸿运当头,本命年,就要天佑吉运。”门头滚动的LED显示屏格外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