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补充说明几点:第一,建立安全审查的制度是中国对外开放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的标志,也是标志着中国将会在不断扩大开放中来完善产业安全的机制。事实上从全球范围内看,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安全审查机制,从法律法规的建设,建设法制政府的角度看,建立这样一项制度是有利于中国下一步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透明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第二,《通知》中明确了外商投资并购安全审查所适用的范围、检查的内容和工作机制。在这项政策的研究制定的过程中,包括下一步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也广泛听取了业界的意见,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意见。根据《通知》的要求,商务部将负责受理外商投资企业并购国内企业的安全审查的申请,在受理这些申请之后向部际安全审查的联席会议,提请审查,并执行相关的审查决定。商务部将根据2月3号发布通知的要求,目前正在制定进一步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规程,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我想这项政策的出台总体上是为进一步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分享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建立这样一项安全审查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是对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动摇这样一个理念的进一步阐释,也会进一步促进中国吸收外资结构的质量和结构的改善,为下一步吸收外资提供比较好的条件。
说到埃及的事情,在这个场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和埃及的经贸合作的基本情况,其他方面的问题外交部门已经有了答复。近年来中国和埃及的经贸关系达到快速的发展,在2010年双边贸易额是70亿美元,目前中国在埃及的投资额超过6亿美元,埃及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在非洲的投资超过6亿美元,其中有一个事情特别值得提及,中国在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专门建立了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比较聚集的产业区,在这个区内有中国30家企业在那里进行海外集群式的投资和发展。此外,中国还参与了埃及的一些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和合作,包括承揽集装箱的码头、水泥的生产线,还包括大型的国际会议中心、远程教育系统等等,都为当地的基础设施投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前一阶段,埃及的政局出现一些动荡,影响到部分项目的进展,随着下一步形势的稳定和恢复,中国企业的经营生产秩序也会得到逐步的恢复和改善。我们也希望能够切实的保障在埃的中资企业人员和生产经营情况的正常进行,我们也会进一步加强对埃及的经贸合作来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新华社记者】:问两个关于外资的问题,第一,商务部提供的材料说到服务业1月份的数据,有没有具体分行业的数,尤其是房地产吸收外资的情况。第二,中西部吸收外资的数据中,我看到中部1月份吸收外资的同比是下降,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布局发生一些变化?谢谢。
【姚坚】:关于这个月外资的数据,因为是月度的数据,按照往年的经验,受中国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1月份的数据通常在贸易和外资方面都会有一些波动,服务业总体的框架还是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速比较快,占到47%左右,下一步这个规模会进一步的增大。随着中国的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结构的转型,特别是在大中型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这种大中型的城市服务业会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北京服务业的规模已经达到70%左右,全国只有43%左右。关于区域分布的问题,会后我们再提供一个详细的材料给你。总的看法,东部地区吸收外资占全国的85%左右,中西部加一起会占到15%左右。从中西部吸收外资的优势看,无论是中部还是西部,随着中国基础设施的完善,随着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大学教育的提高,特别是成都、西安、武汉大中城市毕业生的增多,人力资源的提高,随着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提高,向中西部转移制造业是一个大势所趋。特别是中国吸收外资的结构变化,以往中国吸收外资主要是出口导向型,在过去的五年之中,这个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中国吸收外资,在中国建立的企业主要是本土导向,占到60%。以中国市场为目标的生产制造活动占到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活动的60%甚至更多,这个趋势还会进一步提高。随着这样的过程,沿海地区的外商投资会进一步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不会改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