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十一五省政府国资委全力推进国企发展纪略

时间:2011-03-01 09:26 甘肃日报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重组 破冰 辉煌 使命 资本 国资委 破产 十一五

 

 

为了工业强省的梦想
“十一五”省政府国资委全力推进国企发展纪略

 

主题词之一:辉煌

“到2010年底,省政府国资委监管企业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比2005年增长1.73倍和2.96倍。”摘自甘肃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我省“十一五”工作时,对省政府国资委监管企业“十一五”成就的高度凝练。

过去的五年,是省属监管企业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工业强省”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五年。同时也是省属监管企业积极应对接二连三的严重自然灾害、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及市场残酷竞争挑战的五年。

极不平凡的五年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政府国资委不断深化和完善国资监管的职能,努力推动省属监管企业破坚攻难,大胆改革,使国有大企业筑起了工业经济的脊梁,承担起了在我省经济建设中三分有其二的重任,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五年期间:省属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均创历史新高。省政府国资委监管企业户数从2005年的47户减少到目前的37户,企业资产总额从1076.7亿元增长到2935.07亿元,净资产从283.1亿元增长到1120.97亿元,分别增长了1.73倍和2.96倍,年均增长达到22.25%、31.69%。

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2010年,省属监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30.8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36.48亿元、利润总额达到71.75亿元、上缴税金达到81.20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255.92%、272.62%、218.89%、90.16%。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利用三年时间实现资产规模和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翻番目标。

项目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十一五”以来,省属监管企业实施建设项目1250个,总计投入1304.5亿元。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污染排放少、投资见效快、带动作用强、产业链条长的优势项目。重大项目建设在数量与质量上有较大突破。

在全国的地位持续抬升。一个经济总量排名在全国末几位的省份,而“十一五”末省政府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量却在全国排第20位,增速列全国第4位,净资产在全国排18位,增速列全国第5位。

5年中,省政府国资委按照其成立之初确定的“三步走”战略步骤,承上启下,完成了第一步(2004年-2007年)“以深化监管体制改革、企业破产重组、改革改制为中心工作,主要任务是创新监管体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和搭建企业发展平台”的扫尾工作,实现了第二步(2007年-2009年)“以布局结构调整、产权多元化改革为中心工作,主要任务是推动企业重组整合、解决企业发展资金制约、完善创新企业治理机制”目标,并为第三步(2009年-2012年)“以科技创新、项目建设、资本运营为中心工作,主要任务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升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开了个好头。

至此,省政府国资委及其所属监管企业也已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对国企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省政府国资委依法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不断创新监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很好地完成了省政府赋予他们的监管使命。

让监管更加有力既是现实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也是国资委的努力方向。绝不夸张地说,省属企业改革发展只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五年来,省政府国资委在挑战中成长,在探索中前进,他们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紧紧围绕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一中心任务,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做了大量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